◎林庭安/史丹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林益政/多倫多大學博士生
在開始這系列的「申請北美哲學研究所專題」之前,先簡單分享一下這系列文的兩位作者的背景、申請經驗、以及這系列文章的分享動機。
林庭安
背景
我在大學時期唸的是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對哲學是什麼幾乎完全沒有概念,一直到到了大四時幸運地遇到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現陽明交通心哲所)的洪裕宏教授及他帶領的「意識研究群」(Consciousness Research Group),才打開我對哲學的瞭解與興趣。之後大五延畢一年,利用交換學生的機會,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廣泛修了許多哲學基礎課程後,決定要申請哲學研究所。
由於沒有哲學系的大學文憑,我知道自己必須花費更多的努力補起先前的不足。交換學生結束回台後,我在陽明心哲所擔任洪裕宏教授的研究助理,一面旁聽研究所及大學部的課程、透過參與研究生們組織的「哲學自救班」(也就是各類的讀書會),補充自己的哲學背景,一面在教授及學長姐的鼓勵與輔導下,發展自己的研究興趣,並投稿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經過兩年的累積,在2014年拿到美國德州理工大學(Texas Tech University)哲學碩士班的入學許可及全額獎學金(該年申請同時也拿到Brandeis University及Ohio State University的入學許可及部分獎學金)。又經過碩班兩年的訓練,我在2016年獲得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哲學博士班的入學許可及全額獎學金(同年也拿到UC San Diego, UT Austin, Wisconsin-Madison, Wash U St. Louis, Maryland, Connecticut, UC Davis, UC Santa Barbara, Rice共十所哲學博班的入學許可及全額獎學金)。2022年夏天完成博士學位,秋季起在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進行博士後研究。
申請經驗
上面列出來的都是成功的錄取成果,但其實我在拿到羅格斯大學的入學許可前的四年之內,一共嘗試了三次,而且是經歷慘痛的失敗之後才慢慢有成果:
- 2013秋季班:申請10間博班,完全槓龜。
- 2014秋季班:申請15間博班全部槓龜,申請3間碩班全部拿到入學許可及獎學金。
- 2016秋季班:申請22間博班,拿到10間許可及全額獎學金,2間備取,10間拒絕。
分享動機
經過這三次的申請經歷,我從對申請哲學研究所一點頭緒都沒有,到錄取有全額獎學金的碩士班,再到錄取多所博士班且都有全額獎學金,這段摸索的過程中投入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都不少,歷經的累積的點點滴滴也算是有些心得可以分享。另一方面,因為一路上受到太多人的幫助,在黑暗中指引我找到些許的方向,如果沒有教授、學長姊等前人的幫忙以及同學的互相合作,我也不可能走到這一步。如今寫這系列的分享,便是希望能繼續傳遞我所接受過的光芒,讓懷抱留學夢的心靈不致在全然的黑暗中跌撞。
跟其他學科領域相較之下,申請出國念哲學的台灣人一直都很稀少,也使得這方面的資訊分享相對匱乏。1這系列文章裡,透過分享我和週邊朋友的申請經驗,希望對於「在台灣、想申請國外(尤其是美加地區)哲學研究所」的學生能有些許幫助。我們的經驗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但或許能作為一個參考的基準點。也期待不久的未來會出現更多元更多彩的基準點。
林益政
背景
大學就讀東吳大學哲學系,大五到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交換,大學畢業之後就讀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台大畢業之後到澳洲Dianoia Institute of Philosophy讀MPhil,最後來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讀博士。(澳洲跟加拿大的學校都是不用付學費還有足夠的獎學金的學程。)
申請經驗
申請國家:北美、英、澳、德。
2020秋季班(10間博班1間碩班):錄取2間博班備取2間、錄取1間碩班,其他全部拒絕。
2022秋季班(20間博班):錄取2間博班備取3間,1間學校給MPhil2,其他全部拒絕。
2019申請的時候是在台大的第三年,當時申請北美博班全部沒上,只上了澳洲跟德國的學校。但我真的很想去英美讀博班,所以我決定去澳洲的新學校Dianoia Institute of Philosophy再讀一個碩士。這個碩士是有全額獎學金以及學費全免的,教授也都非常有名且都是現在線上有在持續發表的學者,所以大家也可以考慮這間學校。(關於這個研究中心的心得,之後會再跟大家分享。)
2021申請的時候我已經在Dianoia讀了一年,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都待在台灣,所以在遞出申請前我其實都待在台灣,最後很幸運我的申請結果沒有被疫情阻撓。
分享動機
第一次申請的時候像無頭蒼蠅一樣找資料以及到處問大家的意見,發現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參差不齊,也不知道到底要怎麼玩這場博士班申請遊戲,導致最後結果不盡理想。第二次申請準備了兩年,也問了很多在北美唸書的學長姐或是在北美工作過的老師,根據他們給的建議加上我自己找的資料,讓我在第二次申請的時候終於理解博士班申請的遊戲規則。
在這兩次的申請過程中受到非常多人的幫忙與協助,大家不吝嗇的分享博士申請遊戲規則,也讓我想要把我的經驗以及搜集到的東西分享給大家。此外,在台灣的時候常常不知道在哪些地方有哪些學長姐在那邊留學,很多想問的問題都不知道從何下手。所以我也想透過這個平台讓大家知道在多倫多有一個台灣人在這邊讀書,有任何問題都可以跟我聯繫。
註
- 哲學家闖蕩天涯這個網站是少數提供較完整之申請海外哲學研究所建議的繁體中文網站。
- 許多英國的學校,在申請時,如果該系所認為申請者還沒達到博士入學的資格的話,可能會考慮給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的入學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