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如何決定申請學校清單?

◎林益政/多倫多大學博士生

本篇會分享尋找學校的方法,以及如何將申請學校的名單縮減至最後的目標學校。另外,我們也會分享每間學校所需資料的一些注意事項。

英語(English Speaking)學界哲學排名

在哲學界中有一個很有名的排名叫做The Philosophical Gourmet,這個排名每幾年就會請學界的哲學家根據「名聲」、「影響力」進行排名。不僅會排出美、英、澳、加等英語系國家的綜合排名,也會根據不同的領域(像是語言哲學、印度哲學、十九世紀哲學等)進行排名。此外,在領域排名的地方也會指出沒有列入排名但非常推薦的學校,這些學校有些不是在英語系國家(像是在物理哲學排名就列出了德國慕尼黑大學的數學哲學與科學研究中心),有些則是被忽視的學校(像是科學哲學的排名就列出了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大學)。透過這份排名,我們可以看到現在英語系國家中哪些學校的名聲比較大,或是在哪些領域影響力比較強等等資訊。

當然,有人支持這個排名,就會有人反對這個排名,在這裡我們不會採取哪邊的立場,而是將這份排名作為其中一個找學校的工具,透過這個工具篩選出粗略地選名單,以及檢視自己有沒有忽略哪些學校,然後縮減至目標學校。1 這份排名對我來說有一個很好用的地方是,當我們只知道某A學校的某個領域很強,但是我們希望在博士階段做一個跨領域的研究,這時候這份排名就會幫助你找到可以做到這個跨領域研究的學校。

如何使用PG這個工具挑選出學校呢?

在這一段我們將分享如何使用PG選校,但在開始前切記PG是名聲排名而不是申請排名,所以不是排名越高越難申請。

在這邊,我們將會直接操作一次給大家看如何從PG排名來獲得粗略的名單。在申請學校時,相信大家心中會有幾個想要研究的領域,我們可以就我們想要研究的領域透過交叉比對的方式獲得這份名單。這邊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每一個領域裡的排名是先由group排名,然後同一個group是由字母順序排列,所以其實真正的group內排名是沒有顯現出來的。以20世紀歐陸哲學為例(如下圖),我們可以看到最右邊有分成group 1跟group2,然後是眾數(mode)以及中位數(median)。雖然牛津大學以及哥倫比亞大學都屬於group1這個群組,但是他們之間細微的差異可以在眾數那個欄位看出,其實是比較多哲學家給牛津大學滿分的。

注意到這點後我們就可以開始進行交叉比對,舉例來說,我有興趣的領域是形上學以及古希臘哲學,我就先透過領域排名分別列出兩邊所有的學校(我只列出group 1 ~ group 3):

  • 古希臘哲學:Oxford, Princeton, Toronto, Yale, Cambridge, Cornell, NYU, Stanford, Chicago, Columbia, KCL, ND, Pittsburgh, UT Austin(排序按照PG上的排序)
  • 形上學:NYU, Oxford, Rutgers, ND, MIT, Princeton, USC, UVa, ACU (Dianoia), Cambridge, CUNY, Columbia, Arizona, UCB, UCSB, Durham, Leeds, UMass Amherst, UNC, Nottingham, UT Austin, Toronto, Yale(排序按照PG上的排序)
  • 交叉比對:NYU, Oxofrd, Notre Dame. Princeton, Cambridge, Columbia, UNC, UT Austin, Toronto, Yale

交出比對出來的結果就會是你的粗略名單。但我們還沒有利用完這份排名,有一些學校像是UMass Amhest,我們在形上學的領域裡有看到他,但是在古希臘哲學的排名裡面沒有,所以就被我們刪掉了。但其實Amherst算是一個漏網之魚,該校確實有一位研究古希臘/羅馬哲學的專家,甚至他是研究古希臘/羅馬形上學。但由於我們是透過排名交叉比對,一定會有這種漏網之魚。所以我們這邊提供一個捕魚的方法,就是依賴其中一個排名,進去看那些沒有被你挑出來的學校是不是有漏網之魚。(我是在閒來無事或是寫writing sample寫到很煩的時候會點進排名上的每一個學校去看他們老師研究什麼,順便看看有沒有漏網之魚。)當然,如果你單一喜歡一個領域像是康德,那事情就很簡單,把康德哲學的排名從上到下按照下面提到的注意事項檢驗一遍,刪除那些不要的,就可以直接申請名單上的學校了。如何刪除不要的呢?我們可以進到下一個主題。

粗略名單細緻化

1. APDA

有了粗略名單之後,我們建議透過另外一個排名(Academic Philosophy Data & Analysis, or APDA)去了解名單上的每間學校,這個排名是透過在校生對該校的評分滿意度排行出來,甚至網站裡還有列出學生對每間學校的評語。PG是透過哲學家的角度看學校,APDA是透過學生的角度看學校,兩邊都有可取之處。檢視一輪把有問題的學校(像是有些學生的評語是說老師都不理學生、有些系所有歧視疑慮)排除後,剩下的就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的縮減。

2. Faculty on the Move

這一個階段是看我們喜歡的哲學家是不是其實已經移動到別的學校了,哲學家移動是非常常見的事情,這個網頁(faculty of the move)會不斷更新哲學家移動的資訊,所以可以去這個網站確定一下老師是不是在下個學年會移動到別的學校。如果喜愛的哲學家沒有在名單上也不要馬上放心,她們還是有可能會在我們申請完後移動到別的學校。舉例來說:2022我申請的Arizona以及Columbia都在我申請之後有faculty on the move,我想要跟的形上學家跟物理學家分別離開了這兩間學校,所以還是有可能發生在我們申請之後。

這種事完全無法避免,不過我們這邊有兩個關於這個的小建議。第一:直接寄信問教授是否有計畫在接下來的三到五年離開。第二:當我們透過研究興趣選學校的時候,盡量選一個學校裡有兩到三個該領域的專家的學校,畢竟就算在我們入學當年他們沒有離開,接下來還是有可能離開的,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3. 與推薦人、教授、在國外讀書的學長姐討論

最後一個階段是跟推薦人、指導教授、在國外讀書的學長姐,甚至是我們信任的任何一個哲學教授討論申請的學校。切記大家都帶著自己的觀點看待自己所推薦的學校,甚至上面提及的兩份排名也是,所以我們要做的是綜合所有的資訊整和出一份自己喜歡的學校列表,而不是聽誰說哪邊好就申請哪邊,畢竟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

要申請幾間?

我們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因人而異,絕對不要因為「有人說」、「別人說」而去覺得「應該」要怎麼做,要申請幾間學校真的因人而異。我第一次申請的時候來說,申請費用是最大的考量,所以最後我只申請不到十間學校。(我們有一篇文章專門說明申請學校要花多少錢。)申請一間學校不僅有申請費要繳,還要托福的寄送成績費用(我那時候還有GRE),每申請一間學校大概是3000台幣,申請十間就要花三萬元,這些還不包含考托福等等的錢。所以如果有經濟上的考量,就把學校壓縮到自己可以負擔的範圍之內。

如果經濟許可,那我們建議至少選十到十五間跟你研究興趣相符的學校。我第二次申請學校的時候存了兩年的錢(大概十萬),所以經濟方面比較沒有那麼大的壓力。最後,我透過上面分享的方法交叉比對出來的二十間學校全部申請。

那有需要分成夢想區、進可攻區、退可守區申請嗎?我個人認為這取決於你多想要去北美讀書,以及是不是可以接受在一間你沒有這麼喜歡的學校度過未來五年。此外,就像我們上面說的,申請學校真的不是排名高的比較難申請,排名低的比較簡單。申請學校比較像是買樂透,買中了就中了,沒有中就算是排名之外的學校也沒有中,端看審查人喜不喜歡我們的申請文件。所以我自己在申請的時候都只申請我上了一定會去的學校,連那種上了可能要考慮一下的學校都沒申請。

特殊的program

最後我們想要提一下有一些特殊的program絕對不要錯過,像是普林斯頓大學的Pre-Doctoral Fellowship Initiative。任何自我認同是minority群體的人都可以申請這個program。台灣人算是minority嗎?經由詢問哲學系主任後,他認為我們完全是minority。原因是因為就他所知,沒有任何台灣人從普林斯頓大學的哲學系獲得哲學博士,這就讓哲學系的diversity有缺陷,所以我們是符合這個資格的。申請的方式非常簡單,其實就是在你申請哲學博士班的網站上會有一個欄位詢問你要不要參加這個program,如果你勾yes,那系統會要求上傳一個500字的文件,在這500字裡我們要描述我們能夠帶來這個program什麼好處,以及描述我們在這一年的計畫。

進入這個program之後我們會是「博零」,普林斯頓大學希望我們花一年的時間好好準備博士,在這一年我們可以修任何我們想修的課程、做任何我們想做且跟博士相關的事情。很多人在這一年把數學、邏輯、語言學好,讓自己在博士的一開始能夠順利銜接上。最棒的是這一年是額外多出來的,所以學校會提供跟錄取博士班一樣的獎學金給我們,當然也是一樣不用付學費的。博零讀完之後完全不用重新申請,直接就讀你原本預計就讀的博士班。

北美有些學校有這類的program,所以大家找資料的時候可以多留意。

  1. 有非常多哲學家支持這個排名,也有非常多哲學家反對這個排名。他們之間的爭辯在網路上都找得到,這邊附上一篇對PG排名的批評:https://dailynous.com/2015/12/18/criticism-of-the-philosophical-gourmet-report/。

One thought on “06. 如何決定申請學校清單?

Comments are closed.

Website Powered by WordPress.com.

Up ↑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