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申請必需品之SOP篇

◎林益政/多倫多大學博士生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提及Statement of Purpose (SOP)的功能,討論這個文件應該包含什麼樣的內容,以及一些盡量不要寫的東西。

SOP的功能

在寫任何申請文件的時候,我們都建議從審查人的角度去思考,審查人想要看到的是什麼,在SOP裡面他們想要知道的是什麼?在The Philosophers’ Cocoon的文章中,下面有一個回應提到SOP的功能主要是:「SOP就如同它的名字所表示的,是一個以目的論的方式去描述申請人在研究所想要達成的目標。(Evan)」1

羅格斯大學教授Alex Guerrero也說過:「SOP的一個非常特定的功能是告訴審查人(a)你想要在博士班研究什麼題目,以及(b)為什麼我們要相信你會在我們的博士班裡把這個題目研究得非常好。」2

也就是說,SOP這個文件的功能是讓審查人知道我們在未來學校裡想要達成的目標,以及如何透過這間學校成為一個專業哲學家。要達成這兩點的先決條件是系所足夠適合我們,不然系所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持我們達成這兩件事情。「適合」這件事在申請過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就算我們writing sample寫得再好、推薦信再有力,如果審查人判斷我們不適合他們系,那我們申請上的機率就大大降低。3

「適合」的意思是什麼?在我們描述我們想要在博士班做什麼研究,想要獲得什麼樣的能力時,如果該系無法提供相應的資源,那我們就是不適合該系。舉例來說,我的研究興趣是形上學,且主要以當代形上學為主。如果我申請的學校只有一個形上學家,且該形上學家是科學形上學家,那很明顯的我是不適合這個系的。其他的可能狀況像是我想要研究形上學,但該系的形上學家早就不研究形上學了,她研究形上學是五到十年前的事情,那我們也算是不適合這個系。這裡也剛好點出了選校的一個重點,當我們在寫SOP的時候發現自己跟某學校沒有這麼契合的時候,我們就該考慮我們是否要申請這間學校。畢盡,如果我要研究形上學,但申請一間沒有形上學家的學校,是一件不太合理的事情。

SOP的內容

所以,要如何把自己塑造成適合該系所是我們在SOP裡面主要要做的事情。以下我們將分為「未來」以及「過去」兩個面向去談,從這兩個面向要如何試著展現我們適合申請的系所。

關於未來

研究興趣:在SOP裡必須且首要提到的東西就是研究興趣。(記得在描述研究興趣時的用詞的要用研究興趣(Area of Interest, AOI),而不是研究專長(Area of Speciality, AOS)。在拿到PhD或快拿到PhD時會使用AOS來說明自己的研究領域,但在申請博士的時候通常會是指AOI。)如同上面提到的,研究興趣與學校是否相符是錄取的關鍵之一。 也就是說如果我的興趣是形上學,但我申請的學校根本沒有形上學家,那麼他們錄取的我機率就會相當的低。Guerrero清楚點出這一點,他說:「在我們列出的AOI中,至少要有2/3是我們學校的強項,請注意不要羅列我們學校沒有涵蓋的領域。」4

在列研究興趣的時候有注意事項嗎?研究興趣上我們應該表現的開放一點,這點在幾乎每個關於SOP的建議裡都會看到。5因為北美的博士班通常會有為期二到三年的修課時間,所以他們希望學生可以盡情地探索不同的哲學領域,而不會太侷限在自己認為想要研究的東西上。6 這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我們想研究的東西,而是在專研自己最有興趣的領域時,也同時保持開放的心態去吸收其他領域的知識。

應該列幾個研究興趣呢?我們建議列兩到三個研究興趣即可,太多的話也會顯得過於誇張,太少的話會顯得不夠open mind。注意,羅列的研究興趣不應該是特定的議題(像是「模態」、「歧視」),而是哲學的子領域(例如:「形上學」、「政治哲學」)。避免羅列過度細緻的哲學領域,因為這會讓我們看起來對其他哲學領域或是對哲學作為一個整體來說沒有這麼有興趣。7

其實在列研究興趣的時候有小心機,因為學校在列備取的時候會根據我們在SOP裡的研究興趣進行分組,這是因為北美博士班不希望錄取的學生都做一樣的領域,所以他們會希望學生組成有多樣性,因此他們會透過我們的研究興趣進行分組。也就是說,他們會把喜歡形上學的分成一組,喜歡倫理學的分成一組等。這個分組的用處在於,當一個正取生(倫理學)放棄時,他們會優先遞補倫理學興趣的學生而不會優先遞補形上學興趣的學生。8 因此,要列什麼東西做為研究興趣就非常重要,當然這裡不是教大家偽造研究興趣,而是根據你真實的研究興趣去做調整。像是我除了對當代形上學有興趣以外,對形上學史(特別是古希臘形上學)也有興趣,但我不直接寫形上學史,而是寫Ancient Greek Philosophy。我自己因為這樣羅列研究興趣,幸運的在某幾間學校的備取橫跨在兩個群體裡,也就是說任一研究興趣的正取放棄,我都有機會可以補上。

關於過去

我們可以把過去這個面向所提到的東西看作去證明我們有能力在博士階段研究在AOI裡面提到的東西。以下我們提及幾點可以寫的點。

  1. 經歷:不用洋洋灑灑從國小開始介紹,或是介紹自己打過多少工以及得過多少獎,而是挑出跟申請哲學博士班相關的經歷像是助教、研究助理、期刊論文、研討會發表等。透過這些「證據」讓審核者了解申請人的過去,也呈現出申請者的亮點,。
    • 研究:
      在經歷方面最需要被點出來的東西就是研究方面的經歷,尤其是期刊或是論文的內容。通常可以用一段來介紹自己做過的研究題目,像是寫論文摘要一樣把處理的議題跟論證寫出來。這會讓審核者看到申請者過去曾經做過的研究是什麼,以及申請者是否有潛力成為一名哲學家。此外,如果這些經歷跟我們的研究興趣相符的話,那麼這些經歷就可以證明我們是有能力在博士階段進行相關的研究。9

      拿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的研究興趣是形上學。我從台灣的碩士畢業之後前往澳洲攻讀第二個碩士學位,在讀在讀第二個碩士的期間很幸運地被期刊接受我第一個碩論的其中一章,所以我就花了一大段來解釋我兩個碩士的研究是什麼,以及這篇期刊論證的東西是什麼。此外,由於我的writing sample也是這系列研究的一環,所以我也去說明我的writing sample跟以上研究經歷的關係是什麼。由於這幾個研究是系列研究,所以我剛好用這一段去呈現我有持之以恆研究的能力,以及我在博士階段足以研究這個領域。
    • 教學或相關服務經驗:
      除了研究經驗以外,教學或相關服務經驗也是可以寫的東西,因為這都與成為一個哲學家有著直接的關係。可以花一段的時間去講述當過的助教經歷,甚至有些人有到國小、國中教哲學課、在哲學相關營隊擔任講師、或者擔任相關領域的家教經驗等,也都是可以寫進去的。
    • 其他能力的培養:
      在SOP裡可以點出你曾經修過哪些特別的課,足以幫助申請者的未來哲學研究;例如說,如果申請者想要研究物理哲學,修過物理系的課程可能便會是一個亮點。
  1. 對審查人可能會有的疑慮提出解釋:SOP另一個重要功能是可以對某些申請資料中較不完美、或者審查人可能會有疑慮的部分提出解釋。
    • 如果在CV上有任何的斷點(例如在大學畢業到研究所之間有兩年不在學,或者中間有休學等),也可以利用SOP去解釋為什麼會有這些斷點,或者在這些斷點裡你做了什麼。
    • 如果成績有不甚理想的部分,也可以考慮在這裡提出解釋。
  2. 記得,在SOP中不要說太多「為什麼我們熱愛哲學」之類的情緒描述(例如,我從小立志當哲學家、我看了某個哲學家傳記⋯⋯等之類的故事都可以省略)。一方面,審查人會期待申請者是因為喜愛哲學才申請哲學博士班;另一方面,審查人要看的是這個申請者足以進行相關哲學研究的「證據」,而喜愛哲學這類情緒描述並沒有對「適合念哲學研究所」提供太多的支持。

爭議:是否要列出未來想合作的教授?

關於SOP的內容中有個比較有爭議的點,就是要不要在SOP裡面列出幾位未來想合作的該系所之哲學家的名字。列出幾位哲學家的名字的用意可能顯示我們有針對該系所做功課,或是告訴審查人我們很適合讀他們系。但這其實有個常見的風險:「錯誤分類」。將教授們「錯誤分類」的意思是說,可能某A教授研究語言哲學,但你以為他研究的是心靈哲學。

先讓我們來看The Splintered Mind 怎麼討論這一點:「你可以提及兩到三位跟你研究興趣有關的教授,但是這裡的風險是,你可能將這些教授分類錯誤,或是其實他們沒有那麼符合你的研究興趣,甚至是你忽略其實有其他教授跟你的研究興趣相符。」10

Guerrero也認為:「我們知道我們系有哪些教授,所以如果申請者遺漏提及與其研究領域相關的教授的話,反而會是個風險⋯⋯。另一個可能的風險則是當你提及了某些不做這個研究的學者。」11

除了以上提到的幾種原因以外,我們還想點出一個可能性,是你列舉的教授可能已經不做你有興趣的研究了。畢竟哲學出版通常都要長達一年,所以就算是forthcoming,也可能是兩年前完成的文章,很有可能該名教授已經不在做原本的主題。基於上面這些風險的考量,我們建議除非你信心程度高達90%,不然盡量不要在SOP裡面提到未來想合作的教授的名字。

總結與內容順序

總結以上,SOP的重點是顯示我們「適合」申請的學校,而我們所寫的所有內容無論是過去或未來的面向都在說明我們適合所申請的學校。

這裏列出The Splintered Mind提供的三篇範本,作者的AOI分別在 ancient philosophymetaphysics of consciousness、和moral philosophy給大家參考。

基於上述討論,SOP應涵蓋的內容有:AOI、研究經歷、教學及相關服務經歷,最後視情況決定要不要提及想合作的教授的名字。當我們列出AOI後,我們要盡可能地透過過去的研究、教學、服務經歷來提供證據,說明我們適合在該系所發展,且有能力把AOI變成AOS(研究興趣變成研究專長)。當我們以這個角度去寫SOP時,整篇文章看起來就不會像是人生階段的各種拼圖,而是有一個主題把呈現自己的經歷,把自己推銷給申請的學校。

  1.  Philosophy Cocoon (https://philosopherscocoon.typepad.com/blog/2020/07/statement-of-purpose-tips.html)
  2. https://twitter.com/Alex_A_Guerrero/status/1453778743365980170
  3. The Splintered Mind (https://schwitzsplinters.blogspot.com/2019/11/applying-to-phd-programs-in-philosophy.html), and other anon admissions committee member in The Philosophy Cocoon (https://philosopherscocoon.typepad.com/blog/2020/07/statement-of-purpose-tips.html)
  4. https://twitter.com/Alex_A_Guerrero/status/1453778749359546373
  5. https://twitter.com/Alex_A_Guerrero/status/1453778748415823876
  6. The Splintered Mind (https://schwitzsplinters.blogspot.com/2019/11/applying-to-phd-programs-in-philosophy.html), and The Philosophy Cocoon (https://philosopherscocoon.typepad.com/blog/2020/07/statement-of-purpose-tips.html)
  7. https://twitter.com/Alex_A_Guerrero/status/1453778748415823876
  8. 根據作者本人詢問的結果,以及臉書社團回報,2022年這個cycle的決大部分學校都是這樣分類的。
  9.  https://twitter.com/Alex_A_Guerrero/status/1453778752199069699
  10. https://schwitzsplinters.blogspot.com/2019/11/applying-to-phd-programs-in-philosophy.html
  11. https://twitter.com/Alex_A_Guerrero/status/1453778759107203080

One thought on “08.申請必需品之SOP篇

Comments are closed.

Website Powered by WordPress.com.

Up ↑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