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德國哲學研究所分享

◎林益政/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哲學博士生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申請德國碩博士班的流程以及需要的資料。德國每間學校申請的方式有些微差異,但大致還是有些可以通用的規則。(我的申請經歷:(2021)慕尼黑大學古希臘哲學碩士學程、(2020/2022)慕尼黑大學數學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心博士學程,皆有獲得入學許可。)另外,我也將分享申請德國DAAD獎學金的經驗。關於到德國修讀哲學研究所,中文世界裡已經有林正昊博士寫得非常詳盡的申請分享以及留學建議(林博士就讀的是慕尼黑大學哲學系1)以及這一位部落客的系列文章,可以供大家參考。這篇文章會針對上述文章沒有講到的部分進行補充。

到德國讀碩博士一定要會德文嗎?

首先,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去德國讀博士或碩士不一定要會德文。當然生活起居上是需要用德文的,這邊指的是學程所規定的語言。我當時所申請的兩個學程都是不要求德文能力的,兩個都是英文學程,也就是說課程是英文的、論文也可以用英文寫作,完全不用會德文也可以申請。林正昊博士分享的是德語學程的部分,而我這篇文章會分享的是英文學程的部分,當然申請資料與過程差異不大,只是想跟大家分享:不要因為不會德文而不考慮德國的學校。

申請過程中指導教授扮演的角色

申請德國學校與北美以及英國最不同的地方在於:決定我們會不會上的人就是指導教授,也就是說當我們要申請的時候,我們是直接把申請資料寄給指導教授。申請碩士的話通常不需要找指導教授,而是把申請資料寄給網站上指定的老師。申請流程大致上是把資料寄給教授,教授會開始審核,視情況面試然後決定要不要給我們錄取信。(我的碩士申請有面試,反而博士的沒有。)拿到教授的錄取信之後,開始向學校遞出入學申請,我申請博士那次是2021/10就拿到入學通知,所以離學校的截止日期2022/7就還有很充裕的時間。但我申請碩士那次是2020/6才拿到入學通知,離學校截止日期就非常的趕,所以大家可以自己拿捏時間看什麼時候要申請。通常拿到教授寫的錄取信的話申請入學是沒有問題的,問題通常是我們少寄東西去學校等行政事務。

申請文件:

寄給指導教授的文件需要包含研究計畫、writing sample、成績單以及CV,大致上跟北美相同。2其中不同的兩點是推薦信以及研究計畫,我申請的兩個學程都不用推薦信,老師就直接錄取了,但需不需要推薦信因老師而異,大家還是申請前詢問老師需要什麼資料。

除了推薦信外,最特別就是研究計畫,大家都不太知道怎麼寫研究計畫,最好辦法就是去網路上找成功範本3來參考。不過我澳洲的指導教授說,他以前寫研究計畫或是現在審研究計畫時會著重的條件有三點:(1)快速的文獻回顧、(2)大篇幅的論點解釋、(3)告訴別人為什麼這個論點值得研究。對於第一點,很多人會著重在文獻回顧,但是我指導教授認為文獻回顧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尤其未來的指導教授是這個領域中的專家,他一定比我們更清楚文獻裡說了什麼。文獻回顧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指出文獻中的缺口或窘境,而我們的研究如何突破這個窘境或是補足這個缺口。這就來到了第二點,整個研究計畫的重點就是解釋未來博士研究的論點及論證,這也是整個研究計畫最弔詭的地方。畢竟這只是個計畫,但如果已經可以寫出未來研究的論點及論證,那還叫計畫嗎?所以這邊力道拿捏要恰到好處,點到為止但又不能沒有解釋。所以這邊要做的事除了列出自己的想法外,還要稍微發展自己的想法,就算還未想到任何論證也沒關係,只要稍微發展即可。最後第三點是我們要向未來指導教授行銷這份研究計畫,告訴他為什麼這個計畫非執行不可,做這個研究的動機是什麼,以及這個計畫對目前研究發展的貢獻是什麼等。

獎學金:

德國的獎學金大致分成兩種,一種是機構給的、一種是學校給的。最大的獎學金機構是德國文化交流學會(DAAD),大部分符合資格的人去德國讀書都會申請這個獎學金。4這邊,我想要分享一下DAAD獎學金申請的過程以及面試的狀況。這個獎學金通常會在10月截止,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在2023年10月開學拿到獎學金的話,我們就要在2022年10月申請DAAD的獎學金。準備的資料就是所有申請德國博士的資料,還要再加上錄取信或是老師的推薦信5。書面資料申請比較不會有任何問題,也就是說「通常」不會被刷掉,隔年一月份就會順利被通知到德國文化交流協會面試。另外,如果在申請的當下或是在面試的時候人正在國外,也可以選擇在國外直接面試。面試語言可以選擇德文或英文,當時在台灣面試的人數是20人以下,面試官會是在台灣的德國教授或是在德國拿到博士的台灣教授。面試官會有不同領域的教授,但一定會有一個是我們的相關領域,而主要問問題的人也是該教授。面試過程半小時,問題完全聚焦在研究計畫,所以這就像一個小型的論文發表會,教授只會把你問爆而不會對我們手下留情。6

除了DAAD的獎學金外也有學校的獎學金,但我沒有申請過,且我後來沒有要去德國念書也就沒有做這方面的研究。這篇文章的獎學金篇寫得非常詳細,大家可以參考。

  1. 慕尼黑大學有很多個可以修讀博士的哲學研究中心,至少有三個:哲學系、數學哲學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心,古希臘哲學研究中心。
  2. 申請柏林自由大學的同學只有寄writing sample給老師而已。
  3. 魯汶大學的範本:https://hiw.kuleuven.be/en/research/phd/examples。申請上LSE的範本:https://www.simonknutsson.com/phd-philosophy-research-proposal
  4. 資格請參照每年的簡章,這邊是2022年的:https://www2.daad.de/deutschland/stipendium/datenbank/en/21148-scholarship-database/?origin=103&status=4&subjectGrps=&daad=&q=&page=2&detail=57135739#voraussetzungen。
  5. 通常指導教授會直接寫一封推薦信,當然一定會有例外的,我跟我申請柏林的同學都是老師主動寫了一份請我們上傳DAAD。
  6. 至少我跟我同學以及ptt上的分享都是這樣。

Comments are closed.

Website Powered by WordPress.com.

Up ↑

%d bloggers like this: